在你上大學的那年,是否問過自己:「為什麼要念大學?」
說起來很慚愧,「為什麼要念大學?」這個問題,我是在畢業後的某天才突然意識到,有相見恨晚的感覺,但至少還來得及從這個悔恨中,去思考自己未來做的每一件事。現在若把這個問題拋給你,你的答案會是什麼?
似乎,多數人的回答仍是:「不知道。」
沒經過的體驗,茫然很正常。
試問一個從未學過游泳的人,突然要他跳進水裡,下場會是什麼?同理,一個從未探究為什麼要學習的人,突然間要去規畫自己的學習菜單,何等困難。
難道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葬送在制度的缺失上嗎?當然是萬萬不可啊!如果把美好的未來拿來賭氣,指責「都是制度造成我們的茫然,都是制度沒教我們思考為什麼要學習,都是制度……」那可真是虧大了!
因此,這就是為什麼要把「不知道」拿出來討論的原因,透過反問,讓自己能好好去面對心中萌生的每一個不知道。正因為不知道,才給了我們機會去探險!
常有人問「為什麼有些人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?」我的觀察是:
● 過去所學的內容剛好就是他有興趣的,而且他很努力。
● 把握住某次機會,努力嘗試了某件事,從中獲得成就感,開始投入。
● 他的表現讓身邊的師長願意引導他,他拚命不讓師長失望。
● 成長環境的各種壓力,逼迫他非靠自己不可。
在求學過程中,我們能接觸到真實的人、事、物有限,即使透過螢幕可以看到全世界,但仍有隔閡。所以,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可能只是因為過去的經歷都不是你有興趣的。如果你現在是大學生,你有4年,每天24小時都能由你自由支配;如果你是上班族,有下班以後的時間,可能會辛苦一點,但這個辛苦是值得的。把握機會,增加自己在世界上的體驗與經歷,一定可以突破不知道要做什麼的現況。
問、 找、做,訓練自己勇於表達。
再來,還想談談「另一種不知道」。
我曾在書裡看到這樣的一句話:「人類是群居的動物,需要透過站在同一陣線找到歸屬感。」換句話說從眾行為是人類本能反應之一。這似乎也間接說明為什麼多數人常回答不知道,背後原因就是在尋求一份認同或支持,畢竟,待在群體裡,總是比較安全。
不過,大家可以試著問問自己:「你怎麼知道大家不會認同你?說不定大家就在等你提出觀點,準備附議。」如果你的內心已經蠢蠢欲動,也受夠那個總是不太敢表達的自己,一定很想問:「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,要怎麼培養呢?」我的答案是:「問、找、做」。
- 問:把每次你想要表達的直述句,轉換成疑問句。
舉例來說,你跟朋友們可能在討論晚餐要吃什麼?你內心其實想吃素食自助餐,但是怕大家不喜歡,因此回答不知道。如果你改用疑問句徵詢大家:「你們覺得試看看吃素食自助餐怎麼樣?」由於詢問的出發點是尊重,因此願意參考的人就變多了。
- 找:找到機會與管道,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沒有任何一種能力會憑空出現,所以,需要有場域磨練,像參加講座或工作坊就是最直接的方式。走出原有的生活圈,參與跨領域的活動,結交新的朋友,每一次的交談都是練習表達的最佳時機。
- 做:每一次都要有意識的執行。
思維與習慣需要刻意練習,才能內化。以我來說,我曾強迫自己,在大眾場合當第一個舉手發問的觀眾,想藉此訓練自己的表達與應變能力。還記得我在練習無論如何都要當第一個舉手的人時,除了腎上腺素爆表外,腦袋也異常清醒,不僅讓我學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,還讓我成為一個能夠專注聆聽也更懂得如何提問的人。
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,即使再少數的觀點與想法也值得被看見。尤其現在各種舉動都容易被曲解或是誤會的情況下,使得不同立場的少數聲音容易被淹沒,或常常為了迎合而不敢表達,乾脆用「不知道」三個字替代比較安全。
如果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表達能力,提升到即使我的觀點跟別人不一樣,但是大家也會願意聽聽看,何嘗不是一個更棒的結果?希望,從下一次開始,你的回答可以漸漸從「不知道」變成侃侃而談的「我知道」。(摘錄自《出發!成為我們期待的大人:給年輕人的30個關鍵字》)
作者:陳怡彣
出版社:時報出版
簡介: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,是大學生共通的疑惑,沒有好好善用時間與資源,更是大部分人的遺憾。作者將這個世代年輕人的疑問,整理成30個,關於未來、自己、人際與世界的關鍵字。期盼每位年輕朋友,能夠不將就於工作,積極尋找志業;面對未知的將來,朝著心中的那份期待前進就對了!
Image by Leonardo Valente from Pixabay
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著作權,請來信或留言告知,我們將儘速處理回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