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形的心毒能造成有形的身病,我們可以透過調伏自心來加以防範,以靜制毒。
常有人問我,「醫師,你說的靜心跟靜坐有沒有一樣?」它們有時候是一樣的,有時候又不一樣,不一定。講仔細一點,靜心是比靜坐更大的概念,而靜坐是靜心的方法之一。
動靜皆宜!靜心的方法不只一種
有人坐是坐不住,走路反而很能靜下來,這樣的人,就很適合動態靜心,以行禪的方式來修心。而為了要提升創造力的靜心、想要治癒疾病的靜心、只圖一個放空歸零的靜心……各有相對應的方法,有可能透過靜坐就能達成,也有可能透過靜坐以外的方法達成。
事實上,就連靜坐,方式都不只一種,依照目的、時間、個人稟賦與條件,靜坐的方式能有千千萬萬種。
但縱使靜坐方式有千千萬萬種,但我認為不管是哪一種,只要是成功的靜坐, 都一定能達到「靜心」這樣的效果。
所以你問,靜心跟靜坐有沒有一樣,我只能說,它們有時候一樣,但有時候又不一樣,看你問得是什麼,想要的是什麼。
入門款我建議,就來學烏龜吧!
就來學烏龜吧!用龜息法甩開憂鬱
烏龜最厲害是每分鐘只需要呼吸三到五次(人類大約十二到二十次),翻翻生物圖鑑,那些壽命比人類還長的像是蛇啊、烏龜、大象啊,呼吸頻率都非常慢。
剛開始練習「龜息法」極少人能真正把呼吸降到每分鐘五次以下,就連非常頂尖的自行車選手在休息狀態,每分鐘都還有六次,所以不用感到壓力,只要心裡想著「像烏龜那樣」盡量放慢就可以,無需太在意數字。
龜息法的慢呼吸「調息綿綿、深入丹田」,是一種丹田呼吸、腹式呼吸,用意念、有意識地將自然清氣吸入到肚臍下小腹的位置,一直吸一直吸,吸到最飽再憋住,等憋不住時再吐氣。我們現在還特意要「想著」,氣才下得去,你去觀察那剛出生的嬰兒,這些小寶貝,天生就是腹式呼吸的高手。
「專氣致柔,能如嬰兒乎?」
老子透露養生的最高境界,你能回歸到初生嬰兒那樣呼吸、那樣筋柔氣和、那樣淡泊無欲、那樣道體渾然天成嗎?我所謂的「龜息法」,只講究呼吸要呼吸得像烏龜一樣慢、像嬰兒一樣深。至於情志意識能不能回到嬰兒般天真無邪的狀態,細胞組織能不能全都再生一輪變得像剛做好的一樣,就不強求了。
從西醫的角度來看,這樣子的呼吸法,能活化副交感神經,對急躁不安的人,產生立即的放鬆作用。想要改變心情甩開憂鬱,龜息法是我目前試過最快、最有效又無副作用的方法。
此外,依個人體質不同,練習緩慢深長的龜息呼吸,還有增加抵抗力、提高血液帶氧量、改善慢性疲勞症狀、舒緩肩頸背部緊繃、降血壓、止頭痛,白天幫助創造更佳的運動表現,夜晚幫助進入更深層的睡眠狀態等等益處。又由於呼吸帶動腹部運動的關係,有輕微便祕症狀的人,可能還會體驗到不同以往的順暢感。
一起這樣做
步驟一,盤腿坐下。(無法單盤,散盤或坐在椅子上兩腳穩踩地面也可以。無法坐在椅子上,平躺也可以)

步驟二,手背輕放膝上,按住大拇指與無名指。

步驟三,輕輕閉上雙眼,舌抵上顎。(如果覺得很睏想睡覺的時候,也可以張開眼睛, 避免睡著)
步驟四,採取腹式呼吸,吸氣、吸氣、再吸氣,直到腹部完全鼓脹起來。憋住,憋越久越好。
步驟五,憋不住時才徐徐吐氣。
重複以上步驟直至心能平靜下來為止。這樣的呼吸法,對緩解恐慌有一定程度的幫助。
三個進階小祕訣
◎ 排濁氣
吐氣的時候,可以觀想身體裡的濁氣、穢氣、病氣,通通透過呼氣,排出體外,療癒效果更佳。
◎ 數息
覺得心很亂,雜念特別多時,宜加入「數息」幫助放空。每次呼氣數一、二、三……九,然後再回到一、二、三……九,如此重複。萬一還沒數到九就有其他念頭冒出來, 重新回到一,重數。
◎ 隨息
不喜歡數息的人,可練習「隨息」。意思就是,有意識地去察覺每一口吸氣、每一次吐氣,就觀察呼吸這件事,活在當下的時空裡,不做他想。

作者:洛桑加參
出版社:時報出版
簡介: 「欲醫身體的病,先解心裡面的毒」洛桑醫師說。佛教醫學裡講的八萬四千種病,皆起源於對宇宙實相的種種誤解。透過轉化心念、改善飲食、養成種種利生習慣,以及每日的靜心練習,能從根本上使身心靈回歸平衡。
Photo by Patrick Schneider on Unsplash
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著作權,請來信或留言告知,我們將儘速處理回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