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信容易被造假,往往質變為高傲或自大;自信是做你敢做的事(嚇不到你的事),但勇氣是敢做你不敢做的事,你無須用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樣行動,但勇氣只能透過行動彰顯。
讓人們卻步的挑戰,小至親切地開口邀人一起吃個飯,大至面對癌症診斷宣判,無論我們的恐懼落在光譜哪一點上,唯有勇氣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並克服那些恐懼。勇氣需要練習,將勇氣融入生活中,別等到需要勇氣時,才去發掘你擁有多大的勇氣。
放手一試,丟一點面子得到更多收獲。
我遭遇生平最大恐懼之一,是在戒酒癮第一次參加支援小組會議時,我走到大門,卻停在原地不動,心想,若走進這道門,承認自己是酒鬼,需要接受他人「協助」,等於是敞開自己,任負面評價(包括來自我自己以及他人)摧殘。站在門口扶著門的女士對我笑笑,把手放在我的肩膀問道:「還在考慮嗎?」
我看著她說道:「是啊。老實說,我不覺得參加這個小組會議對我有用。」她回頭看了一會兒然後說:「嗯,那麼你何不試試這個:對自己說『我覺得這對我無效,但我決定放手試試。』」
這句話說不定救了我一命。從那天之後,這個「行動導向」的問句激發我每天所需的勇氣。「我今天嘗試做了什麼感覺對我無效,但我決定放手一試的事?」你必須一再把這問句拿出來鞭策自己,若你真的想從中獲益匪淺的話。
我們往往因為潛在的損失而打消行動,例如擔心失了面子,但若因此而裹足不前、推三阻四,我們對自我的看法與自信也會不斷打折。唯有每天展現勇氣(對自己而非對他人),你才會發現日復一日勇敢行動,有助於激發一個人積極向上的自我價值,收獲遠遠超過行動失敗造成的顏面掃地。
聲譽上的損失往往出現在鮮少和你互動的人眼裡,若對方和你只有一面之緣,在這僅有一次的互動裡看到你「明知其可能無效仍為之」,而結果也的確不如預期,在那當下,他們很可能看輕你。聰明的你,應該牢記小羅斯福總統夫人(Eleanor Roosevelt)的觀察:你不用太擔心其他人對你的想法與看法,因為他們鮮少把你放在心上。
定期和你互動的人會看到你持之以恆的勇敢表現──所以放手嘗試吧,儘管可能失敗或不盡如人意。
害怕改變,讓你無法過想要的生活。
我認識很多人,口口聲聲說他們喜歡改變,但少之又少的人在生活裡付諸行動。一旦我們進入舒適圈,自然會排斥改變,好逸惡變已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,成了本能。
若各位有幸能夠購買並閱讀本書,表示你生活的環境,最大的生存是社交與情緒上的折磨。那樣的環境與世界,會讓你的情緒綁架你的行為,這往往會讓你丟掉工作、人際關係惡化、失去互信和尊重。
情緒與求生本能對我們敲響警鐘,警告我們可能會碰到什麼損失:「你現在所在的位置、所做的事情,讓你食衣宿無虞,讓你和其他人有來有往。所以留在原地,繼續現在做的事情,切勿改變,因為你已經擁有該有的東西,一旦改變,可能落得一無所有。」
若你改變現狀,外界會認為,你之前所為一定以失敗告終,否則做得好好的,沒有任何不適任或不夠格,為何要改變?這樣的心態讓我們無法放膽嘗試成長與學習,而是小心翼翼盡可能讓自己不要丟分。
把勇氣融入你的個人風格裡,意味你願意不斷地改變,直到你找到你要的人生,以及你認為值得的生活。勇氣意味你接受人生難免會失誤(可能需要持之以恆以及一而再再而三的改變),只要最後結果讓你感到充實而正面,無須感到羞愧。
這個社會約定俗成的改變時間表讓太多的領導人屈就,沒過上他們想要以及他們應得的人生。儘管這明明是事實,但不容易被察覺。而一旦被你察覺,你會非常苦惱、心煩。因此以下的問題可是要有過人勇氣才敢問:我的人生現在安頓在哪裡?
你現在安頓在哪裡?你現在的職業、人際關係和健康安頓在哪裡?在此過程中,可能很難辨識具體的位置,尤其是若你客觀上已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就。(摘錄自《發掘你的微細領導力:運用「第一天」模式覺察自身價值,成為更有分量的人(隨書附贈「微細領導力實作隨行本」)》 )
出版社:寶鼎出版
作者:Drew Dudley
簡介:大多數人把領導力想得過於狹隘,這種能力其實人人都有,甚至天天都在實際運用,只是肇因於陳舊思維與教育洗腦,矮化了自己的重要性與領導能力。宏觀來看,其實職場或人生中的每段旅程(例如戒酒、保持身心健康、乃至創業成功等),都需要領導力的加持 。
Image by silviarita from Pixabay
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著作權,請來信或留言告知,我們將儘速處理回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