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察

網路世界人人有品牌,你是誰你說了算

經營個人品牌經常得說故事,可以把這想成是履歷的進化過程。履歷不僅能界定我們的經歷,也能表達個人觀點。如今,不限於求職者,人人都可寫履歷,履歷的形式也不限於紙本,履歷無所不在。

例如決定讓某人共乘前,我們會先了解對方是什麼樣的人;用約會程式時,會看看對方的個人檔案,決定要不要往右滑(譯註:交友程式Tinder的功能,系統會根據使用者特質與偏好提供配對建議,向左滑表示「不喜歡」,向右滑表示「喜歡」,若雙方都表示喜歡即配對成功,就可開始聊天)。履歷已漸漸演進為一種個人的維基百科了。

科技日新月異,已經沒人願意慢慢等你奉上履歷,才決定要不要相見。這年頭,連家裡的阿公阿嬤都會用Facebook聯絡,網路上資訊應有盡有,人人都能挖掘,根據這些資訊品頭論足,決定別人是否值得一些新的機會──務必牢記這點,謹慎行事。

拿回主導權,幫自己寫個好履歷。

現在是2010年代了,投履歷的方式不一樣了。雇主只要在Google引擎、Facebook、推特和其他平台稍事搜尋,就能得知你的大小事。當然,你也能反過來找找雇主的資訊。

其實,不妨把經營個人品牌設想為寫一份關於自己的摘要,一份人生概覽。如果是未經本人同意就放到網路上的資訊,你大概不想納入摘要中,比方說一些不光彩的事蹟、後悔拍過的照片等等。大家會用這些資訊來斷定你的為人,不論是否與真正的你切實相關,總會成為參考依據。

所有人都有個品牌,旁人也多半會以網路上的所見所聞來下判斷,或因為找不到某些資訊而產生特定印象。所以,我們應該拿回敘事主導權,自行編修潤飾,有必要就重寫,並設法說得更精采。每個人都可以當說故事的人,用數位方式呈現自己,正如人一向都是自己提筆寫履歷一樣。

每個人都有線上的個人品牌,經營方式各不相同,區別只在有些人善加打理,有些人則置之不理。如果想掌握線上能見度,第一步就是了解哪些東西不該具名,還有網路上有哪些事做不得,然後好好研擬對策,動手改變局勢。

一個無心舉動,可能讓你錯失一個客戶或工作。

一旦心存疑惑,請先暫停腳步,捫心自問:如果發布這個,按這個按鈕,或連結到這件事或這個人,誰會看到這些內容?從中又會傳遞出什麼訊息?要是答不出這些問題,你也許要再三考慮,切勿貿然行動。在這方面,列舉以下清單,絕不在網路上做這些事:

  • 在「任何地方」留下評論之前,請先想想發言的後果,或確認留言的這個帳戶是否設為非公開。有些客戶會請我幫忙審視數位足跡,結果發現他們之前對亞馬遜留過一些惡評,內容恐有傷害自身形象之虞――有時其實是家裡的孩子留的,因為大人沒登出亞馬遜帳戶,孩子便用這些帳戶來留言。

    此外,我也曾發現客戶對餐廳措辭嚴厲的評價,甚至還有在藥局網站留言批評藥物功效。請幫自己一個忙,好好確認一下,只要在網路上登入任何帳戶,並以本名發表任何評論,都要避免任何不想讓別人看到的發言。
  • 若非真心誠意發表意見,就不要留下評論。我知道,每個人總會一時氣憤,但也不必抓著某人或某家公司的失誤窮追猛打。真的,那些評論都不需要留。之前,我發現有些客戶曾在網路上留下一堆不必要的評論,便決定推掉那些案子,免得惹禍上身。

  • 大家難免有一些好久沒用的社群媒體和數位帳戶,如今偶然想起,也只想刪掉這些帳戶。不過請忍住,我會建議你別再造訪這些網站了因為你越關注,相關資訊就會在搜尋演算法中成為相關度更高的內容。

    想想看,寫履歷的時候,你應該會把高中和大學打工的經歷抽掉吧?同理,剛開始新事業或轉換跑道之際,自然也要抹除與當前目標無關的網路經歷,或者至少要設為隱私資訊,畢竟你大學時在派對灌酒的照片,給未來的主管看到可是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
(摘錄自《數位形象力:平台就是你的資本和機會,經營個人品牌不能不知的技術與藝術》






作者: 辛西亞.強森
出版社:遠流
簡介:數位時代,你不定義自己,別人會自動為你貼標籤,現在就動起來,搶先往最好版本的自己前進!每個人都可以打造個人品牌,不只限於有資源和有人脈的少數人。有了可以立足的「平台」,你就能自己發聲,達成人生目標,創造事業新高峰,甚至成為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一股助力。





Image by Trixie Liko from Pixabay

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著作權,請來信或留言告知,我們將儘速處理回覆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