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不好意思拒絕別人,反正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。
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你的精神追求和行為結果決定了你所處的階層。
很多人並不想做能為社會創造巨大價值的社會精英;也不想做莊子、顏回那樣安貧樂道,享受精神世界無紛擾的淡泊名利者,而是想做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,能決定別人命運的人,以彰顯自我存在感。
想要彰顯自我存在感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,要想成為這類人並不容易。
在這個世界上,幾乎沒有人能夠什麼都不做就能掌控一切,事實經常是:你必須十分努力,才有可能多一點點選擇的可能!
我們常說,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。在這個世界上,真正的偏執狂並不多,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所謂的「中庸」的處世之道,最後成為平庸之人。
既然只是平庸的大多數,就難免會有平庸之人的毛病,比如性格中的「反復無常」、「優柔寡斷」和「言而無信」等缺陷。
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理想,但往往是自己的本事配不上自己的野心,最後成為「高不成低不就」的平庸之人,而這類人常常覺得自己很脆弱很善良,卻不知道自己其實是「內在的好人,外在的混蛋」。
所謂「內在的好人」就是每件事都打著「我的出發點是好的」的旗號,所謂「外在的混蛋」就是凡事要別人理解自己,滿足自己的貪欲。
「哈哈,我只是說話比較直,你別介意啊。」
「我只是脾氣急了點,你就原諒我吧。」
「我這個人就是這種性格,你別往心裡去啊。」
「好人」們的思維很奇怪,往好點說,這叫「先斬後奏」,先把自己的缺點說出來,希望別人理解,希望別人滿足自己的意願;往壞點說,這叫「多重標準主義者」。
看別人時,用「結果思維」,只要別人有做得對自己不好的地方,就怪罪別人。看自己的對錯時,用「出發點思維」,只要「自己的出發點是為別人好就行」,就「希望被理解」,因為「出發點是好的」,所以「只是有點脾氣不好」或「只是有點刀子嘴豆腐心」就希望得到別人的包容。
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,沒有人有義務包容你的「有點脾氣不好」。當你還不夠強大時,你對這個世界的依賴比其他人要多得多,你就更需要身邊的人的愛與付出,此時,最好不要打著「有點脾氣不好」的幌子去傷害別人,同時還要求得到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滿足。
1. 很多人其實是「內在的好人,外在的惡棍」!你以為你很善良,其實在別人眼裡,你是個不講理的人。
2. 很多人看別人時用「結果思維」,看自己時用「出發點思維」,於是……
很多「好人」並非真的好,而是沒有本事壞。
我的鄰居是公務員,在邊緣崗位待著時,總能聽見他咒駡貪官的腐敗行為,並且信誓旦旦地說「要是自己當大官,一定會兩袖清風,不拿群眾一針一線」。那個時候,他位卑言輕,無人攀附,確實也做到了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」。後來他突然走運,手中有了權力,人就變了,開始從群眾手裡拿「金磚銀磚」,再後來,他就「落馬」了──可見在「甜頭」面前,如果沒有足夠的定力,人性的弱點總會暴露出來。
對別人的詛咒,本質是對自己「境遇差、能力低」的憤怒──因為好處沒有輪上自己。而置身事外、袖手旁觀的淡然態度,一旦身臨其境後,便會迅速地「零落成泥碾作塵」。
「好人」在看別人時,只會用結果甚至是自己看到的表像來審判別人。不管是誤解,還是真實的傷害,只要能立即讓人產生「苦樂痛癢」等感受,他們馬上就會給你這個人和行為貼上各種標籤──只要你對他們好,他們就認為你人好;可是,當你一旦對他們不好或者只是稍微「有點脾氣不好」或「有點刀子嘴豆腐心」,他們就受不了了,馬上覺得你人很壞。
而至於你是不是果真如他們想像的那樣,他們並不關心。換句話說,他們感覺正確的才是正確的。
所以,做真正的好人難就難在,你得跳出個人感受,不僅要做一個「外在的好人」,還要做一個「內在的好人」,別打著內心很善良的名義做損害他人的事。
其實,我們應該接受這樣的現實:
1. 對別人來說,你的感受根本不重要。
2.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,某種意義上,沒有人能對你的人生完全感同身受。
所以,你難受了,是你的事。生活不會因為你不能跳出被難受控制的感覺,就不再施加給你其他的難受。
孩子不好帶讓你難受了,但還得帶下去;工作讓你難受不想幹了,但還得幹下去。孩子的成長、工作的成績,便是我們所有難受最偉大的報償。
你只需要在難受裡,把該做的事堅持做下去,便不失一種情懷和境界。
摘錄自《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2》
作者:慕顏歌
出版社:采實文化
簡介:200萬冊暢銷書《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》作者慕顏歌全新力作!「有力的善良」才能帶你超越這個世故的時代,揭開善良者保護不了自己的心理真相,剖析「展現鋒芒」與「變成壞人」的區別,你當做個內心柔軟、作風有原則的好人!
Photo by Arno Smit on Unsplash
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著作權,請來信或留言告知,我們將儘速處理回覆。